便民生活好帮手

没有现金、没有司机、没有服务员...青岛全新生活模式开启,你OK吗?
发布时间:2018-05-20来源:智慧青岛

欢迎大家走进

小编未来的一天

早晨8:00  上班

来到无人停车场,无人驾驶的机器人汽车自动分析路况,挑选拥堵程度最低的路线将你送到公司 

中午12:00  午餐

来到楼下的无人餐厅,使用手机淘宝或者支付宝扫码直接进店点餐,刷脸支付,吃完就走!选择困难症也不用怕,智能屏幕会根据你的历史点餐记录进行个性化推荐。

晚上6:00  加油

下班路上顺便去无人加油站加个油,不用担心,这个点也不会排长队,当然也不需要你下车加油,有全智能的加油机器人和你的汽车配合完成这一切。加完油离开时,系统会自动将账单发送至支付宝,看一眼就成功支付啦。

晚上8:00  购物

来到无人超市刷脸进入,再也不用担心排成长龙的收银台了,挑选完自己想要的物品,自助完成付款。

千万别觉得小编是在异想天开

这中间的一些情景

已经悄悄地走进青岛人的生活了!

无人便利店

无论是青岛站还是青岛北站都有它的身影

不用排队,15秒之内搞定结账的概念

深受大家欢迎

顾客选购商品时只需通过微信公众号或APP

扫描商品二维码加入购物车

选购完成后进入支付页面付款

将付款完成后自动生成的聚合码

出示给机器或收营员扫描后即可离店

无人停车场

山东省青岛市政空间城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正在抓紧安装视频桩和地磁感应装置

去年年底前有40多条道路的2000余个车位

实现“自动计时计费”

在市南区、市北区20多条道路

启动智能泊车收费系统试点

采用“车来车走”时由管理员

人工拍照和系统自动计费的方式

确定停车时长和收费金额

无人地铁

预计在2021年无人驾驶的6号线

就可以通车试运营啦!

不久的将来哪怕不买无人汽车

青岛人也可以坐上无人驾驶的地铁!

作为青岛首条无人驾驶的地铁线路

在开通运营后

司机只需在驾驶室监控

列车就可以智能的运行啦

近日,青岛市印发文件,

将全面推进依托电子化

或数字化货币技术的非现金支付。

以后买东西、看病、出行都会更便捷哦~

青岛将全面推进非现金支付

近日,我市出台《青岛市推进便捷支付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指出,青岛将在经济社会各行业领域全面推进依托电子化或数字化货币技术的非现金支付,尽快实现使用手机、甚至无需使用任何物品即可满足日常生活支付。到2018年年底:

★卡支付、手机支付在购物、餐饮、旅游、文化、娱乐、便民服务等领域基本普及,在教育、医疗、公积金、交通出行、社会保障、市政公用缴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领域展开应用。

★可穿戴设备支付、基于识别技术的支付在政府相关服务领域率先推开。

★卡码兼用支付在城市公交领域基本实现。

未来,你的生活将发生这些变化

商务领域便捷支付

★支持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商业零售领域经营者,通过布放与升级收费终端,实现卡、手机、可穿戴设备支付。

★支持各类餐饮经营者全面推进和实现卡、手机支付。

2018年年底,98%以上的零售、餐饮场所实现卡、条码支付。

交通出行便捷支付

★支持港口、机场、车站等扩大票务网上服务,实现窗口的卡、手机、可穿戴设备支付。

★支持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长途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运营企业逐步实现一个终端同时支持卡、手机、可穿戴设备支付。

★建设市智慧停车云平台,推广智慧停车APP,逐步实现停车泊位共享,提升停车便利化。

到2019年年底,98%以上的道路和停车收费场所实现卡、条码支付,逐步普及基于NFC、车辆识别技术的支付。

旅游领域便捷支付

★支持书店、影院、图书馆、文化中心等文化娱乐场所布放智能终端,并行推进卡、手机、基于面部识别技术的支付等。

到2019年年底,98%以上的旅游以及文体娱乐场所实现卡、条码支付,逐步普及基于NFC、面部识别技术的支付。

教育领域便捷支付

★支持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院校、职业教育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等教育实施主体,在校园管理、服务、收费等场景中,逐步推广应用卡、手机、可穿戴设备、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支付。

2019年年底,各教育实施主体实现校园“一卡通” “一码通”,推广基于NFC、面部识别技术的支付。

医疗卫生便捷支付

★青岛要深化智慧健康发展,支持全市范围内各医院、诊所、卫生院、防疫站、药店等医疗卫生机构升级智能终端,逐步实现卡、手机、可穿戴设备支付并行,结合实际推进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支付,进一步提升医疗费用直接结算便捷水平,减少挂号、付费、取药等待时间,提高就诊医疗满意度。

到2019年年底,各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电子“一卡通”。

行政服务领域便捷支付

★在行政事业性收费领域对适合采用非现金支付方式的收费项目,逐步普及卡、手机、可穿戴设备支付,着力推进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支付,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和市民办事的方便快捷程度。

2019年年底,98%以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场所实现卡、条码支付,推广基于NFC的支付,以及基于面部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支付方式。

社会保障与社区服务便捷支付

★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领域,水、电、气、暖等市政公用领域,物业、公积金、社区便民、电信业等相关服务领域,着力推进和实现卡、手机、可穿戴设备支付。

2019年年底,社会保障、市政公用、基础电信服务以及物业、公积金、社区便民服务支付场景,基本实现卡、手机支付;在社会保障、市政公用、基础电信服务领域和公积金支付场景,推广基于NFC、生物识别技术的支付方式。

你的持卡数量将大幅减少

青岛将逐步推进现有琴岛通卡、公用事业收费服务便民卡等不承载身份信息IC卡的融合,逐步实现“一卡通”,减少个人持卡数量,原则上不再发放覆盖群体广泛且功能单一的市民服务IC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