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智力发育极差,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不能学习和劳动,不会计数,生活不能自理。此型患者多伴有先天性疾病,癫痫发作和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智商在25~39之间,约7%的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属于此型。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就病因来说可有两大类,即环境因素(缺乏教育)和个体因素(脑部疾病)而绝大多数精神发育迟滞的病人,都是上述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后果,而重度精神发育迟滞除脑部疾病的依据外,也有躯体疾病的原因,许多研究证明,正常智力是由多基因决定的,一些异常基因却可通过代谢障碍及其他病变导致智力障碍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的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低,住房拥挤,家庭环境不稳定等。而躯体因素包括的更广泛:如遗传异常,胎儿期损伤,围产期疾病,以及出生后疾病,特别是感染、中毒、外伤、物理因素和缺氧、代谢、营养障碍都是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原因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应该如何诊断智商在25――39之间,不能学习和劳动、不会计数、生活不能自理,同时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如有躯体疾病的原因,或伴发精神障碍,应做并例诊断。 辅助检验: 头颅或骨骼的X线检查、CT、核磁检查,某些代谢、酶及内分泌的测定,同位素、脑电图、超声波检查,以及染色体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都是有所帮助的。特别是对原发性和精神发育迟滞有所帮助,小儿智力测验法具有重要意义,但对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小儿检查极为困难,需专业人员操作进行,或进行评估。其智商在25――39之间。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应该如何预防?教育训练及护理对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来说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这项工作不仅涉及家庭和医疗部门还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福利部门。是一项带有社会性的问题,应设立专门机构和学校,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病人进行专门训练和教育。 (一)早期训练 帮助家长了解一些正常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的动作、行为、语言进行早期观察。帮助家长判断孩子是不是与同龄儿童有比较大的差异,如果发现落后,则需做智力测验,知道孩子在哪方面落后及早进行早期训练,包括动作训练,如翻身训练、爬的训练、坐立、走的训练等;发音训练;认知活动训练。需要帮助他们去认识周围发生的事,提高认识世界的积极性,还要多问一些;为什么?;;这是什么?;以激发他们去思考,久之就会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教育家长开展早期教育要从符合孩子智力水平的基础开始,不要求高、求快,不要用对正常儿童的期望来要求智力落后的孩子,无论患儿精神发育迟滞的程度如何,都应当让他们有机会与正常儿童在一起活动,在共同的游戏活动中进行模仿和学习,这对患儿是极有帮助的。 (二)语言障碍和缺陷 常常成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思维和智力发展的桎梏,要重视对语言障碍和缺陷进行矫正,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语言这一工具进行社会交往和交流。训练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协同进行。通过生活活动进行语言缺陷的矫正训练,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需与以下症状相互鉴别: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在国际分类中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种。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表现为:智商在50~70,在学龄前期与正常儿童差别不大,不易被发现。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童年期明显发育迟缓,但多数可在某种程度上学会独自照顾自己,并获得足够的交往和学习技能。成人需不同程度的支持以便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智商大致为35~49(成人智龄相当于6岁到8岁)。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较少见。大多数在出生时就有明显的先天畸形。完全缺乏自理生活的能力,终生需别人照料,不会讲话、不会走路,无法接受训练。
暂无相关资料